欢迎访问mobile365-818网站!

中央人民政府  | 中国财政部  | 河南省政府  | 中国财经报

首页 / 财政要闻

支持科技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来源:财政部网站   |   发布时间:2012-08-23 09:29:26

分享到:

  支持科技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这几年财政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是很大的,在技术引进、设备改造包括新项目研发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有效提高了我们省优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财政在这方面的支持,可以说是支持到点子上了。”雪舟三绒集团副总经理侯南平对记者说。

  雪舟三绒集团近4年来获得财政扶持资金及贴息资金2937万元,先后与多所大学联合开发了牦牛绒拉伸细化、超临界CO2无水染色专用设备研发及工艺技术、废弃牦牛毛绒生产阻燃性建筑保温材料、一万吨智能化太阳能酶解洗毛产业化技术研究等项目,在推动青海畜牧业发展的同时,加快了企业结构调整、转变了发展方式。

  在青海,财政资金的支持,推动了企业产品上层次、产业大转型。

  金诃藏药股份有限公司2008—2010年获得省财政130万元外经贸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资金,致力于藏药的研究与开发,先后完成了国家科技部医药创新项目七十味珍珠丸、珍龙醒脑产业化、舒更胶囊产业化、等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项目,目前公司具备规模生产74个规格国药准字号藏药产品的能力,其中25个品种为公司独家专利产品、6个国家级新产品、12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金诃藏药集团项目经理赵云告诉记者,“省财政的支持使我公司原计划在5年内完成的项目,在近两年迅速地得到了建设和投产,对企业的发展、经济效益的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提高,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财政连续3年对我们科技创新方面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我们去年11月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在牦牛研究上是全国唯一一家,帮助企业开发了新产品,增强了市场竞争力。”记者又来到青海湖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建录如是说。

  青海省财政厅企业处的负责人对记者介绍,青海省从5个方面入手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建立节能降耗支持机制,加大对节能降耗工作的支持力度,在节能降耗专项资金中设立节能奖励资金,对节能项目给予支持和奖励。

  建立对高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型产业发展的支持机制,优化节能改造项目贴息和补贴资金支出结构,引导企业开展相关先进技术的开发、推广应用工作。

  建立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对淘汰落后产能的地区和企业,设立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补偿资金,支持淘汰落后产能。

  支持产业振兴,采取财政补贴和贷款贴息方式,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强品牌建设,支持企业品牌宣传、推广、展示活动,对认定为国家和省级知名品牌给予奖励。通过创建知名品牌,促进生产要素向特色产业和优势区域集中,实现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十一五”以来,青海省财政累计用于支持全省企业转型升级的资金达到70亿元,年均增长59.4%,其中2011年投入近34.9亿元,是2007年投入的5.5倍。

  为支持企业技术创新,青海省财政对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创新水平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强、预期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好、知识产权清晰的技术创新项目给予专项资金的扶持。

  坚持绿色引领,发展循环经济

  青海生态环境脆弱而又极其重要,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既符合青海实际,又是加速青海发展的战略选择。

  柴达木地区占地25.6万平方公里,土地大多为盐泽、戈壁,被大多数人视为“不毛之地”。而现在,柴达木盆地是国内面积最大、唯一一个布局在藏区的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也称得上世界上最大的循环经济园区。

  2005年,柴达木被列入全国首批13个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之一。2010年3月,《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复。不久之后,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成立,青海省有了两个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

  2010年,柴达木和西宁的两个循环经济试验区分别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5.49亿元、184.7亿元,分别完成工业增加值260亿元、145.5亿元。两个试验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40%,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近70%,成为青海省重要的工业经济支撑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走进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截至目前,这里已初步建立了新能源、新材料、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化工、装备制造、高原生物制品、藏毯等特色优势产业。一个结构合理、优势突出技术先进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正在这里形成。

  根据国务院和青海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青海省财政全力支持全省循环经济发展。自2007年起,青海省设立了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到2010年累计下达专项资金1.4亿元。2011年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此后每年安排资金10亿元,全力支持柴达木和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

  目前,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已基本形成了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为主的四大工业园区和茫崖、木里等资源开发区,初步构建起了以盐湖化工产业为龙头,石油天然气化工、煤化工、冶金和有色金属、特色生物产业等多产业融合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格局。

  新能源产业,成为青海绿色经济发展的领头羊,而一个个超大型的项目也纷纷在循环经济区内落地。

  迄今为止,盐湖百万吨钾肥产品综合利用项目、百万吨复合肥一期、格尔木炼油150万吨扩能升级改造、青海油田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等项目建设投产。金属镁一体化项目、10万吨ADC发泡剂、氯碱化工及热电联产、聚氯乙烯项目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正在建设中。

  在加大省级投入的同时,青海省财政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2011年,国家财政部等六部委率先将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作为全国首批支持的两个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之一,安排专项补助资金2亿元,重点支持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关键补链项目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为最大程度地发挥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效益,青海省财政及时出台《青海省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向、申报条件、支持重点、支持方式和支持标准,规范了专项资金项目申报、项目审定及资金拨付程序,着重突出了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管好用好循环经济专项资金。

  此外,还建立了原生矿产品生态补偿机制,完善了资源税地方财政收入分配级次。对调整资源税收级次中省级增加的收入,用来支持全省循环经济发展,促进全省资源合理、有序开发利用。财政部门的这一系列举措为青海省循环经济发展解决了资金方面的后顾之忧。

  没有技术支撑,就谈不上发展循环经济。

  在此政策基础上,为了更加符合绿色循环经济的理念,青海省通过了一大批国家科技项目、省级科技项目的实施,在油气勘探开发和加工,盐湖提钾、锂、硼,盐湖尾盐精制,有色金属采选及废矿利用等领域开发出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内乃至国际领先水平的项目和产品。其中青海锂业吸附法提锂技术、东台吉乃尔湖卤水提锂工业性试验、青海盐湖100万吨钾肥加工系统、盐湖镁资源氨法制取高纯镁砂产业化技术等31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西宁开发区在硅材料、新型合金材料、数控机床等研发生产上,走在了全国行业的前列。

  科技创新与循环经济齐头并进,让青海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