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mobile365-818网站!

中央人民政府  | 中国财政部  | 河南省政府  | 中国财经报

首页 / 财政要闻

经济与财政运行“双稳健”探秘
——江苏省财政支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纪实(上)

来源:中国财经报网站   |   发布时间:2012-09-10 09:47:34

分享到:

编者按:

今年以来,在世界经济复杂多变、下行压力加大、国内经济发展困难增多的严峻形势下,江苏省财政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主题主线,紧紧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采取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措施,实现了财政运行与经济运行总体“双稳健”的良好局面。日前,本报记者深入江苏实地调研,就该省财政部门发挥职能作用,特别是充分发挥财政逆周期的调节功能,积极支持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进行专题采访。从今天起,本报介绍江苏省的做法与经验,供各地借鉴。

 

9月5日上午,江苏省财政厅三楼会议室,各路媒体记者云集。江苏省财政厅办公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助理胡士春在向媒体介绍江苏省财政经济运行情况时表示,今年1—8月,江苏省财政收入增长缓中趋稳、稳中求进,财政支出结构优化、重点保障有力,收支运行比较平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江苏经济平稳增长、结构调整加快、民生不断改善的积极态势,真可谓“‘稳’字来之不易,‘好’字更为可贵”。

结构调整加快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经济的稳定增长与质量提升是江苏财政收入平稳增长的源泉。江苏省财政厅国库处处长徐洪林对记者介绍说,今年1—8月,江苏省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894.67亿元,增长13.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131.84亿元,增长10.5%。

数据显示,受去年第四季度经济下滑因素影响以来,江苏财政收入增幅从去年9月份之前保持25%以上的增长速度后,10月份开始下降,12月降为12.0%,到今年2月仅为10.4%。但从3月份开始有所回升并趋稳,增幅保持在12%以上,8月份达到了16.4%,其中税收收入增幅达到了12.6%,呈现了“降得慢、稳得快”的特点。与此同时,财政收入质量稳步回升,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回稳到80%以上,高于全国地方平均水平。今年1—6月,江苏GDP增长速度为9.9%,财政收入增长趋势与经济运行状况基本吻合。据分析,江苏省税收收入主要来源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今年前8个月,全省来源于二产的税收收入增长4.8%,主要得益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半年实现产值增长18.7%,占工业比重达36.4%。来源于三产的税收收入增长15.5%,三产贡献税收总量和增幅继续高于二产,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中的软件业、金融业和租赁业等行业,今年前8个月实现税收收入增幅均在40%以上。这显示了江苏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态势。

重大工程建设强力推进财政资金带动社会投资增长

“在‘十一五’时期,江苏省基本解决了县级以上城市污水处理问题;‘十二五’时期,全省将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污水处理工作,力争全部解决全省所有3万人口以上的重点镇(中心镇)的污水处理问题。”江苏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副处长谢功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谢功成介绍,今年以来,江苏省财政厅积极安排调度资金,有力地支持了重大工程建设。2012年,江苏省财政预算安排重大项目建设资金103.28亿元,截至8月底,省财政已经累计拨付下达各类工程建设资金77.56亿元,其中省本级安排37.14亿元。一是安排南京禄口机场二期、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铁路建设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资金35.94亿元。二是安排南京博物院二期、江苏省人民医院扩建、南京青奥会体育场馆维修改造等重大社会事业工程资金4.74亿元。三是安排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基层医疗卫生等民生工程建设36.88亿元。这些重点建设工程通过财政资金的支持,有力带动了社会投资稳定增长。

此前,记者在江苏省宜兴市西渚镇溪东村采访时了解到,坐落在太湖之滨的溪东村近年来经历了从“灰色”到“绿色”的转变。谈到周边环境的变化,溪东村57岁的村党支部书记陈志春感慨地表示,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敲响了生态保护警钟。此后,各级财政加大投入力度,在太湖流域打响了生态治理战役,成效凸显。

宜兴市财政局局长宗国平对记者介绍说,几年来,宜兴市坚持以“调高、调轻、调优”为导向,通过财政政策引导,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发展。在中央和省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支持下,宜兴市强势淘汰了劣质产业,先后开展了矿山、化工、琉璃瓦等专项整治工作,所有轧石、石灰矿山企业和宕口全部关停到位,累计关停化工企业456家、琉璃瓦企业128家。如今,宜兴市水源地保护区、干线公路两侧的化工企业,风景区范围内的琉璃瓦企业已全部关停到位,化工产业占比从“十五”期末的20%下降到7%以内。同时,宜兴市还先后投入200多亿元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交通、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五个方面的城乡一体化。

江苏农村环境整治既是重大的建设类投资工程,也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今年,江苏省财政整合25亿元相关专项资金,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全省基本建成了“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的城乡垃圾集中收运处理体系,有效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公共财政加快覆盖城乡步伐“六大体系”构建“民生幸福工程”

家住南京市江陵区横溪街道溪西社区的邵邦福一家,成为江苏“弱势群体”中分享公共财政阳光的一个缩影。据介绍,邵邦福的爱人因患小儿麻痹症,多年来失去劳动生产能力,全家生活因此陷入困境。近年来,江苏省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邵邦福一家3口每人每月享受了200元的最低生活补助。最近,政府部门又将其最低生活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了每月380元,解决了他们的家庭生活困难。如今,像邵邦福一样,江苏省182万低收入家庭享受了政府发放的每月不低于240元的最低生活补助。

江苏省财政厅社保处副处长朱厚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今年以来,江苏省财政加大支持力度,仅社保口安排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建设专项资金159.8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民生幸福工程”建设。

据朱厚春介绍,为推进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江苏省财政制定和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在就业援助、扶持创业、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等关键领域给予重点支持,2012年安排项目资金8.55亿元,1—8月已经拨付6.75亿元。截至7月底,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7%;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7.61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8.68万人。组织开发5000个基层公益性岗位,加大对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的援助力度,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为推进社保体系建设,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江苏省财政加大对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的资金支持力度,全年安排项目资金76.1亿元。1—8月份已拨付65.67亿元。全省城乡基本养老、城乡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106万人、7439万人、1286万人、1374万人和1234万人,主要险种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社会保险制度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全省450多万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进一步提高,月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1815元,平均增长10%以上;全省930多万城乡老年居民的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不低于每人每月70元;城乡低保标准增长机制进一步巩固,2012年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不低于每人每月240元,全省182万城乡低保对象得到了基本生活保障,而且,提标后全省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433元和362元;各类优抚安置对象的生活、医疗待遇和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进一步提高和完善,50多万优抚安置对象的生活、医疗和职业技能培训等需要得到保障;残疾人托养和康复服务机构建设、生活救助护理、技能培训就业、抢救性康复等残疾人事业进一步发展。

蔡强,住南京市鼓楼区工人新村37号203室,本人三级智力残疾,其妻身患癌症,育有一女,14岁,在校学生,无任何家庭生活来源。从2002年起,当地政府将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目前全家每月低保金1500元(人均每月500元,为南京市城镇居民低保标准),保障了蔡强一家的基本生活。

胡其凤,南京市玄武区玄武街道失业女工,曾经学过美容美发,想自己开一家美发店,但苦于没有资金,经验也不足,总是不敢实施自己的想法。后来,她报名参加财政支持的区职业培训中心的美容美发培训班,又申请了1万元财政小额担保贷款,开了一家美发店,开始了自己的创业,重树了生活的信心。

为加快推进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江苏省财政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支持医改,今年安排项目资金63.2亿元,1—8月份已经拨付48亿元。全省1.5万多个村卫生室全部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将新农合和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240元,全面实行了医疗救助与新农合和医保无缝衔接的“一站式”结算。

为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满足急剧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2012年,江苏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4亿元,重点支持养老机构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农村敬老院建设、农村互助式老年集中居住区建设,以及养老服务人员培训、养老信息系统建设等工程。预计到2015年,全省将实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全覆盖,苏南、苏中、苏北农村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成比例分别达90%、80%和70%;养老机构床位数达每千老人30张以上;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居家服务系统和应急救援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养老护理人员持证上岗率达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