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mobile365-818网站!

中央人民政府  | 中国财政部  | 河南省政府  | 中国财经报

首页 / 财政要闻

谢旭人:构建完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
谱写“三农”科学发展新篇章

来源:财政部网站   |   发布时间:2012-10-29 16:20:53

分享到:

财政部部长 谢旭人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十年间,国家财政全面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增投入,谋发展,保民生,促改革,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密度之高,力度之大,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在农业农村发展瑰丽画卷上绘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三农”全局,完善财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

  国家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理念和制度机制不断创新完善,逐步建立健全了适应科学发展、推动科学发展的财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一是政策理念发生重大转变。“多予少取放活”成为财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明确指向,公共财政资源配置不断向农业农村发展倾斜。二是政策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由单纯促进农业生产转向促进农业农村全面发展,由单纯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转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三是投入持续大幅度增长。2003年至2012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三农”支出约6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0%。四是政策制定实施日益制度化多样化。通过采取财政补助、财政奖补、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税收优惠等多样化措施,进一步强化了财政政策的引导作用。

  二、突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大支持保护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

  国家财政坚持以人为本,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实现农民增收“八连快”做出了突出贡献。一是取消农业税。2006年最终在全国取消农业税,终结了长达2600年种田交税的历史,全国农民每年减轻负担1335亿元。2000年至2011年,中央财政为此累计安排转移支付资金6543亿元。二是实行农业直接补贴。中央财政安排的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等4项补贴资金从2003年的3.3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406亿元。同时,补贴政策逐步拓展到畜牧业、林业、草原、农业保险等其他领域,并对产粮(油)大县、生猪调出大县等实施奖励。三是完善粮食收储体系。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支持粮食购销放开和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2004年至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粮食储备支出约2089亿元,确保了农民增产增收。

  三、切实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支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国家财政把现代农业建设作为中心任务,围绕提高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发展“强筋健骨”。一是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11年,中央财政共安排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专项资金298亿元,安排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资金644亿元,支持逐步完成2209条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和5.27万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二是支持推动农业科技进步。2011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3.5%,比2002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三是支持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2008年至2011年,中央财政共安排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281亿元,培育了一批优势产业、品牌产业和支柱产业。四是支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支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一期累计投入118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119亿元),2010年底又启动实施二期工程建设。支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2000年至2011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939亿元。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建立生态补偿制度。五是支持农业防灾减灾。中央财政设立农业生产救灾、特大防汛抗旱、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山洪灾害防治、人工影响天气等专项资金,有效增强了农业生产和农民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六是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现代农业建设。探索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并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建设。2006年至2011年,中央财政共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贷款贴息资金46.7亿元,累计撬动银行贷款约2000亿元。

  四、着力以保障农村民生为目标,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全面贯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的投入。一是优先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支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二是积极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2003年至2011年,全国财政共安排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4724亿元,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2003年至2011年,全国财政共安排农村医疗救助补助资金434亿元,建立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三是大力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支持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广播电视“村村通”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四是推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2007年至2011年,全国财政共安排资金1813.5亿元,支持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9年至2011年,全国财政共安排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补助资金1047亿元(含部分地区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补助),逐年扩大试点范围。五是构建完善财政综合扶贫政策体系。财政扶贫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了由专项扶贫、改善民生、发展农业生产等七方面组成的财政综合扶贫政策体系。2011年,中央财政综合扶贫投入达到2272亿元。

  五、积极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创新体制机制,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坚持将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源泉,为各项改革提供财力政策支撑。一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到2011年底,全国33631个乡镇已完成或正在进行机构改革,占总数的98%。有27个省份对1080个县实行财政直接管理,2.93万个乡镇实现了“乡财县管”。已基本化解完成2005年底以前发生的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累计化解债务960亿元。二是支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截至2011年,累计拨付6100余家县域金融机构奖励资金44.63亿元,拨付43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580家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的金融机构网点补贴资金12.93亿元,调动了金融机构积极性,促进了金融支农投入的增加。三是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8年至2011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改革投入34.6亿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家庭承包经营从耕地扩大到林地,丰富和完善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了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和林农增收。